《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在先秦叫做〈诗〉,或者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中,它原来的文学性质就变成了同政治、道德等密切相连的教化人的教科书,也称“诗教”。《诗经》中的三百零五篇诗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国风·卫风·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感悟
我的丈夫真威猛,真是邦国的英雄。我的丈夫执长殳,做了君王的前锋。自从丈夫东行后,头发散乱像飞蓬。膏脂哪样还缺少?为谁修饰我颜容!天要下雨就下雨,却出太阳亮灿灿。一心想着我丈夫,想得头痛也心甘。哪儿去找忘忧草?种它就在屋北面。一心想着我丈夫,使我伤心病恹恹。
注释伯:兄弟姐妹中年长者称伯,此处系指其丈夫。朅(qiè):英武高大。桀:同“杰”,杰出的人。殳(shū):古兵器,杖类。长丈二无刃。膏沐:妇女润发的油脂。适(dí):悦。杲(gǎo):明亮的样子。谖(xuān)草:萱草,忘忧草,俗称黄花菜。背:屋子北面。痗(mèi):忧思成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