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流行的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人若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很可能被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吸虫是寄生生物
B.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
C.血吸虫对人体健康危害并不大
D.血吸虫病患者排出的粪便中含有虫卵,需无害化处理
2.下列生物中,与海葵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向日葵B.水螅C.涡虫D.乌贼
3.水蛭俗称蚂蟥,能够吸食人畜的血液。下列有关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蛭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体节构成
B.蛭可以吸附在动物和人的皮肤上吸食血液
C.蛭体内能产生一种强力抗凝剂——蛭素,可用于治疗各种血栓疾病
D.蛭的身体分节使躯体运动更加灵活,其运动仅靠刚毛即可完成
4.蛔虫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成体略带粉红色或微黄色,体表有横纹,雄虫尾部常卷曲。下列关于蛔虫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殖器官发达B.无专门的运动器官
C.消化管结构发达D.体表有角质层
5.砗磲生活于海洋中,因贝壳表面放射状的沟槽如车辆碾压后的车辙而得名,它是现存最大的贝类。下列关于砗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软体动物B.运动器官是足
C.用气管呼吸D.有外套膜
6.据研究,在无脊椎动物各大类群中,首个真正大规模登上陆地的是节肢动物。下列关于节肢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节肢动物有坚硬的外骨骼,具有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
B.节肢动物都用鳃呼吸
C.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分节,使运动更加灵活
D.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
7.鲫鱼流出鳃的水和进入鳃的水相比,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情况是( )
A.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B.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减少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加
D.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8.“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下面属于鱼类的是( )
A.娃娃鱼B.章鱼C.鳄鱼D.鲤鱼
9.鳖(如图),俗名“甲鱼”,营养价值高,乃宴席上品。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表覆盖角质的外套膜B.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C.属于两栖动物D.与鳄属于同一类动物
10.青蛙(如图)爱吃小昆虫,善于发现动着的小型昆虫,属于两栖动物。下列不属于两栖动物特征的是( )
A.皮肤裸露B.胎生哺乳C.体外受精D.变温动物
11.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蹈《朱鹮》以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朱鹮为题材,表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休戚与共的关系。下列叙述与朱鹮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不相符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B.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C.骨骼轻、薄、坚固D.前肢变成翼
12.“冰墩墩”(如图所示)是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大熊猫的整体形象。下列关于熊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胎生、哺乳B.有脊柱
C.有牙齿,但未分化D.用肺呼吸
13.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B.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
C.胎生、哺乳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
D.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14.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骨骼肌说法错误的是( )
A.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B.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C.一块骨骼肌都是肌肉组织构成
D.两组或以上的骨骼肌配合完成一个动作
15.如图关节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①②③
B.结构②中有滑液使关节运动更加灵活
C.结构①及其内是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
D.结构③使关节具有灵活性
16.在大街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导盲犬领着它的主人过马路、逛商场等,从获得途径上来看导盲犬的行为属于( )
A.后天性学习行为B.防御行为
C.领域行为D.先天性行为
17.研究者让同一只小白鼠在饥饿状态下走同一个迷宫找食物,随着次数的增加,小白鼠所用的时间发生了变化。下列对于小白鼠走迷宫的行为,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次数的增加,小白鼠用的时间变长
B.小白鼠走迷宫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C.小白鼠一旦学会了走迷宫,就不会忘记
D.不同小白鼠学会走迷宫的能力可能不同
18.群体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息,没有信息交流,动物的个体之间就无法取得联系。下列现象中,不能反映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是( )
A.蚊叮咬人B.雌蛾释放性外激素
C.青蛙鸣叫D.蜜蜂的圆形舞
19.狒狒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下列关于其社会行为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员之间彼此平等,无贵贱之分
B.成员中年长者为“首领”
C.群体内存在明显的等级
D.老弱病残成员占据优势资源
20.在果园中我们常常看到蜜蜂忙碌的身影。这个事例也说明昆虫能帮助植物进行( )
A.促进植物开花B.破坏生态平衡
C.传播种子D.传授花粉
21.下列物体上,最容易生长细菌、真菌的是( )
A.晒干的种子B.洗干净的衣服
C.果园掉落的水果D.煮沸且及时密封的肉汤
22.下列用肉眼可以直接观察到的是( )
A.一个大肠杆菌B.一个真菌菌落
C.一个噬菌体D.一个酵母菌
23.将苏云金杆菌制成杀虫剂可以有效防治害虫,下列关于苏云金杆菌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孢子生殖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由菌丝构成D.没有细胞结构
24.科学家利用转基因的大肠杆菌生产大量的胰岛素,用来治疗糖尿病。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大肠杆菌的细胞中没有( )
A.细胞壁B.细胞膜
C.细胞质D.成形的细胞核
25.长时间未食用的玉米上长出了“毛”,如图是其在显微镜下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营养菌丝,内含孢子
B.②的细胞内有叶绿体
C.③能从玉米中吸收水分和有机物
D.②③的细胞内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6.如果自然界中的各种细菌、真菌都不存在,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尸体极易腐烂
B.草木繁盛,动物大量繁殖
C.人类将免于病患
D.动植物遗体堆积如山
27.抗生素是我们在医学上常用于治疗细菌引起的疾病的药物。下列生物能产生抗生素的是( )
A.乳酸菌B.酵母菌C.青霉菌D.痢疾杆菌
28.利用微生物可以生产食品和药物。下列微生物与产品对应错误的是( )
A.霉菌——制酱B.酵母菌——酿酒
C.醋酸菌——制泡菜D.青霉——青霉素
29.年初,在武汉率先发现人感染新冠肺炎。下列关于新冠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植物病毒
B.具有细胞结构
C.繁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D.离开寄生的活细胞不能进行生命活动
30.在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中,最基本的和最高级的分类单位分别是( )
A.科、界B.种、界C.界、种D.纲、种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31.一生物实验小组学习了昆虫的一些知识后,了解到不同昆虫食性的差异。下面是该生物实验小组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一只蚂蚁、一杯浓糖水、一杯清水、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
实验步骤:①如图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一只蚂蚁放在两滴水之间的中点;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蚂蚁的觅食行为属于 行为。
(2)实验中在一端滴加清水的作用是 。
(3)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端取食,则说明 。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 。
(5)蚂蚁是营群体生活的,它们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这说明蚂蚁具有 行为。
三.解答题(共5小题)
32.“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鱼离开水以后很快就会死掉,因为鳃是一种适于在水中呼吸的器官。
(1)鳃的主要部分是 ,其中密布毛细血管,能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
(2)鱼呼吸时,水从鱼的口流入鳃,然后从鳃盖后缘流出时,水中的 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 由鳃丝中的毛细血管渗出,排到水中。
(3)流经鳃的血液,氧的含量会 ,二氧化碳的含量会 。
33.资料分析:
哺乳动物是动物世界中形态结构最高等、生理机能最完善的动物。与其他动物相比,哺乳动物最突出的特征在于胎生以及其幼崽由母体分泌的乳汁喂养长大。
古生物学家认为,生活在三叠纪的犬齿兽类(如图)是哺乳动物的直系祖先。犬齿兽类是小型到中等体型的肉食性动物,它们与哺乳动物有许多相同点,如它们都有几种不同类型的牙齿,牙齿特化成为哺乳动物更好的摄食或杀敌的武器。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大熊猫所属的动物类群是哺乳动物,以 的方式繁殖后代,以 的方式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
(2)牙齿是狼的制敌利器,其犬齿可 食物,提高了摄取食物的能力。
(3)猜测图中 (填“乙”或“丙”)是犬齿兽的牙齿,你的理由是 。
34.如图为细菌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细菌的外部形态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球菌、 和螺旋菌。
(2)与植物细胞相比,该细菌的结构中没有成形的 ,像这样的生物,称为 生物。
(3)图中的①在最外面,对细菌具有 作用。
(4)有些细菌具有 (填名称),有助于细菌的运动。
35.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病毒是一种可以利用宿主细胞系统进行复制的微小、无完整细胞结构的亚星微粒子。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无法独立生长和复制,但病毒可以感染所有具有细胞结构的生命体;病毒具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
(1)请写出上图中病毒的结构:病毒的结构简单,由[①] 和[②] 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2)根据寄主的不同,烟草花叶病毒属于 ,大肠杆菌噬菌体属于 。
(3)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 。
(4)病毒在寄生细胞内的生命活动主要表现在 。
A.取食、消化、吸收
B.游动和生长
C.生长发育
D.繁殖新个体
36.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的长白山地区有动物种类繁多,其中昆虫类、鸟类、鱼类和哺乳类等约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东北虎、金钱豹、梅花鹿、紫豹、黑灌、金雕等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中华秋沙鸭、黑熊、水獭等37种。
材料二:长白山生态资源非常丰富,有着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随着海拔的升高依次分布着针阔混交林、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苔原等4个亚类型生态系统,还有长白山天地、漫江、锦江等淡水生态系统。
(1)材料一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它是由 决定的。
(2)材料二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它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 和岩石的上层。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解:A、血吸虫全部营寄生生活,主要寄生于哺乳动物的静脉血管中,A正确。
B、血吸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属于扁形动物,B正确。
C、血吸虫在人体内生长发育,会造成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C错误。
D、血吸虫病患者的粪便中含有活卵,是血吸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因此血吸虫病患者排出的粪便需要经过无害化处理,以达到杀灭虫卵的效果,D正确。
故选:C。
2.解:海葵属于腔肠动物,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乌贼属于软体动物。因此,海葵与水螅的亲缘关系最近。
故选:B。
3.解:A.蛭和蚯蚓都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由许多体节构成,A正确。
B.蛭生活在水田、沟渠、池沼或潮湿的丛林中,可通过吸盘吸附在鱼、蛙、家畜以及人的皮肤上,吸食血液,B正确。
C.蛭体内能产生一种强力抗凝剂——蛭素,可用于治疗各种血栓疾病,C正确。
D.蛭的身体分节,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自如,靠肌肉和吸盘的配合完成运动,D错误。
故选:D。
4.解:由分析可知蛔虫消化管简单,生殖器官发达,体表有角质层,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退化,ABD正确,C错误。
故选:C。
5.解:砗磲有柔软的身体,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具有贝壳,用鳃呼吸,运动器官是足,属于软体动物,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6.解:A、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外骨骼,具有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A正确。
B、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用气管呼吸,一些水生的节肢动物用鳃呼吸,如虾和蟹等,B错误。
C、节肢动物的身体和附肢分节,使运动更加灵活,C正确。
D、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昆虫是其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D正确。
故选:B。
7.解: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从口进入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完成了气体交换,因此鲫鱼流出鳃的水和进入鳃的水相比,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变化情况是流出的水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故选:A。
8.解:A、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因此属于两栖动物,A错误。
B、章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B错误。
C、鳄鱼属于爬行动物,不属于鱼类,C错误。
D、鲤鱼终生生活在水中,体表覆盖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D正确。
故选:D。
9.解:鳖的体表覆盖角质的甲,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肺比两栖动物发达,气体交换能力较强,只靠肺的呼吸,就能满足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将受精卵产在陆地上,受精卵较大,卵内营养料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外还有坚韧的卵壳保护,使卵能够在陆地环境中发育成幼体,这些使得鳖的生殖和发育能离开水。鳖不属于两栖动物,是和鳄一样,都属于爬行动物,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解: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可以辅助呼吸。两栖动物求偶成功之后进行抱对,同时把精子卵细胞排放到水中进行体外受精。两栖动物的体温不恒定,是变温动物。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的特征。
故选:B。
11.解:A、朱鹮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适于飞行生活,不符合题意。
B、朱鹮卵生,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与飞行生活无关,符合题意。
C、朱鹮的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内部中空,能减轻体重,利于飞行,不符合题意。
D、朱鹮前肢变成翼,展开面积大,呈扇形,适于扇动空气,适于空中飞行,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解:A.哺乳动物,特点就是胎生哺乳,A正确。
B.哺乳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称为脊椎动物,B正确。
C.哺乳动物由牙齿的分化,以植物为食的哺乳动物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以动物为食的哺乳动物,牙齿分为门齿、犬齿以及臼齿,C错误。
D.哺乳动物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体内有膈,D正确。
故选:C。
13.解:A、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正确;
B、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正确;
C、胎生、哺乳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正确;
D、胎生不仅能提高了哺乳动物的成活率,还增强了对陆上生活的适应能力,与产仔率无关,错误。
故选:D。
14.解:A、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肌腹内分布有许多的血管和神经,A正确。
B、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B正确。
C、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C错误。
D、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D正确。
故选:C。
15.解:A、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①关节囊、②关节腔、③关节面,A正确。
B、②关节腔中的滑液是由①关节囊分泌的,可以使关节运动更加灵活,B正确。
C、①关节囊及其内外的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C正确。
D、④关节软骨和滑液能减少摩擦,使关节具有灵活性,③关节面不能使关节具有灵活性,D错误。
故选:D。
16.解:A、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鹦鹉学舌、海豹表演、小狗钻火圈等。导盲犬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A正确。
B、防御行为是指动物为对付外来侵略、保卫自身的生存、或者对本族群中其他个体发出警戒而发生的任何一种能减少来自其他动物伤害的行为。又分为初级防御和次级防御,初级防御不管捕食动物是否出现都起作用,它可减少与捕食者相遇的可能性,而次级防御只有当捕食者出现之后才起作用,它可增加和捕食者相遇后的逃脱机会。初级防御包括:穴居或洞居、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如:竹节虫拟态。而次级防御则包括:回缩、逃逸、威吓、假死、转移捕食者攻击的部位、反击等。如:乌贼释放墨汁,B错误。
C、领域行为是指动物占有领域的行为和现象。如“狗撒尿做标记”是狗的领域行为,C错误。
D、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亲鸟育雏等。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先天具备的非条件反射行为。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维持动物最基本生存的需要,D错误。
故选:A。
17.解:A、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小白鼠走迷宫属于学习行为,所以,随着次数的增加,小白鼠用的时间会变短,A不符合题意。
B、小白鼠学走迷宫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学习行为,B不符合题意。
C、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如果强化该行为的刺激消除后,这种行为会消失,C不符合题意。
D、动物不同个体的学习能力不同,所以不同小白鼠学会走迷宫的能力可能不同,D符合题意。
故选:D。
18.解:A.蚊叮咬人,是蚊子为了获取食物,不能反映群体中信息的交流,故A符合题意。
B.雌蛾释放性外激素,是通过分泌物性外激素吸引雄蛾,属于动物语言,故B不符合题意。
C.青蛙鸣叫是通过声音进行信息交流,故C不符合题意。
D.蜜蜂的圆形舞这属于用动作进行信息交流,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解:在营群居生物的动物中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如狒狒营社会行为,狒狒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雄狒狒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雄狒狒还有带领雄狒狒保卫群体的义务。“首领“雄狒狒的选择受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的影响,不受年龄的限制。
故选:C。
20.解: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在果园中我们常常看到蜜蜂忙碌的身影,这个事例也说明昆虫能帮助植物进行传播花粉。
故选:D。
21.解:A、晒干的种子缺少水分,不利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故A不符合题意。
B、洗干净的衣服缺少营养物质等,不利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故B不符合题意。
C、果园掉落的水果,水果中含有营养物质、一定的水分等,有利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故C符合题意。
D、煮沸且及时密封的肉汤,将肉汤灭菌处理,而且缺少空气等,不利于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解:一个大肠杆菌是细菌,绝大多数细菌的直径大小在0.5~5微米之间,肉眼难以看到。一个噬菌体是病毒,病毒十分微小,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酵母菌是常见的单细胞真菌。需要用显微镜观察。一个真菌菌落是由一个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用肉眼可直接观察到。所以用肉眼可直接观察到的是B一个真菌菌落。
故选:B。
23.解:细菌个体十分微小,细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球形的叫球菌,杆形的叫杆菌,有些弯曲的或成螺旋形的叫螺旋菌。细菌都是单细胞的。苏云金杆菌属于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通过分裂生殖,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4.解: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洋葱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和液泡,D符合题意。
故选:D。
25.解:A.图示中①是孢子,属于生殖细胞,A错误。
B.②是直立菌丝,直立菌丝细胞不含有叶绿体,B错误。
C.③营养菌丝生长在玉米的内部,能从玉米中吸有机物和水分,C正确。
D.②③细胞的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有真正细胞核,D错误。
故选:C。
26.解: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吸收和利用,被当作制造有机物的原料,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所以,如果自然界中的各种细菌和真菌都不存在,动植物尸体堆积如山,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7.解:有的真菌能引起多种疾病,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28.解:A.制酱要用到霉菌,霉菌发酵把有机物分解成氨基酸等物质,利于人体的吸收和提高食品的鲜度,A正确。
B.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可用来酿酒,B正确。
C.制作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还不破坏菜的品质,制醋要用到醋酸菌,醋酸菌发酵能产生醋酸,C错误。
D.有些真菌能够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叫抗生素,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能够产生青霉素,D正确。
故选:C。
29.解:新冠病毒寄生在人体的细胞中,离开寄生的活细胞不能进行生命活动,属于动物病毒,无细胞结构,繁殖方式为增殖(或自我复制)。所以,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0.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最高的分类单位,最低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A、C、D都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31.解:(1)蚂蚁取食行为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该实验研究蚂蚁爱吃甜的食物,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糖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该实验的变量是糖,所以实验中在一端滴加清水是起对照作用。
(3)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说明蚂蚁不喜欢甜食。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蚂蚁喜欢甜食。
(4)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误差。该实验不足之处是只用一只蚂蚁做实验。
(5)一窝蚂蚁由不同的成员组成,分工明确,蚂蚁是具有明显的社会行为特征的动物。
故答案为:(1)先天性。
(2)对照。
(3)蚂蚁喜欢甜食。
(4)实验蚂蚁数量太少。
(5)社会。
三.解答题(共5小题)
32.解:(1)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由于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
(2)当水从口进入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因此鱼在水中停止游动时,口和鳃盖不停地交替张开和关闭,使水由口流入,由鳃孔流出,这是鱼在进行呼吸。
(3)鱼在鳃部进行气体交换,流经鳃后的血液,氧的含量会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会减少。
故答案为:(1)鳃丝
(2)氧气;二氧化碳
(3)增加;减少
33.解:(1)大熊猫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以哺乳的方式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
(2)狼属于食肉性哺乳动物,牙齿分为门齿、犬齿、臼齿,其犬齿可撕裂食物,提高了摄取食物的能力。
(3)图乙动物的牙齿没有犬齿,因此是草食性动物的牙齿;图丙动物的牙齿有犬齿,可撕裂食物,是犬齿兽的牙齿。
故答案为:
(1)胎生;哺乳。
(2)撕裂。
(3)丙;犬齿兽具有犬齿。
34.解:(1)根据细菌的外部形态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2)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与细胞核。与植物细胞相比,该细菌的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像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
(3)图中的①荚膜在最外面,对细菌具有保护作用。
(4)鞭毛能够摆动使细菌能够运动,所以,有些细菌具有鞭毛,有助于细菌的运动。
故答案为:(1)杆菌。
(2)细胞核;原核。
(3)保护。
(4)鞭毛。
35.解:(1)病毒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①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②遗传物质组成。
(2)根据病毒寄生生物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三大类。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因此烟草花叶病毒属于植物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是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一种病毒,属于细菌病毒。
(3)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病毒,这就是它的生殖方式。病毒一旦离开寄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毒便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4)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简单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只营寄生生活。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以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即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生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病毒在寄主细胞内的生命活动主要表现为繁殖新个体。
故选:D。
故答案为:
(1)蛋白质;遗传物质;
(2)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3)结晶体;
(4)D。
36.解:(1)材料一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又叫遗传的多样性,它是生物多样性中最基本、起决定作用的多样性。
(2)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长白山生态资源非常丰富,有着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随着海拔的升高依次分布着针阔混交林、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苔原等4个亚类型生态系统,还有长白山天地、漫江、锦江等淡水生态系统”,表明我国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十分丰富,即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
(2)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生物圈;水圈。